在偽滿皇宮博物院博物館之眼藝術宮購買一套明信片,到印章所在地打卡蓋章——旗袍、手杖、眼鏡……再小心翼翼地將蓋完章的明信片裝在透明袋中,游客汪茗茗感到無比滿足。為了“一枚印章”而游一個景區,像汪茗茗一樣,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集章游”大潮之中,掀起了“集章熱”。伴隨著“集章游”的火熱出圈,我市各大景區、博物館也紛紛推出集章活動,吸引了不少前來集章打卡的市民游客,從而拉動旅游消費。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偽滿皇宮博物院,游客可以通過蓋章自制明信片。
用印章“自制”明信片
儀式感滿滿
抱著松果的小松鼠、立在樹上的花喜鵲、空中飛翔的小鳥、抬頭行走的小貓……9張不同畫面的卡片合在一起構成一幅栩栩如生的圖案,自從偽滿皇宮博物院博物館之眼藝術宮推出這款成套的明信片,就格外受年輕游客歡迎。
“雖然博物館之眼藝術宮之前就推出了集章活動,但今年更加火熱,很多游客專門為了集章而來。”偽滿皇宮博物院銷售組組長陳博介紹,從今年4月28日開始,博物館之眼藝術宮推出了成套的明信片,一套明信片共有9張,背面拼在一起是一幅圖,正面則是空白的。游客可以在游覽的過程中,找到印章打卡地點,自己通過蓋章將正面“填滿”。為了方便游客集章,博物館之眼藝術宮還購置了多臺自動化機器,游客蓋章更快速、更清晰、也更方便。
通過自動售賣機購買一套明信片,找到印章打卡點后,游客溫欣童將明信片的空白面朝上,插入到紅白相間的印章機中,隨后往下一按,一個偽滿皇宮博物院內建筑圖案的印章便出現在明信片上。“偽滿皇宮博物院的9個章我已經集齊了,一會還要到旁邊的博物館之眼藝術宮再買一套不同圖案的,繼續集章。”溫欣童說,在來集章之前,她特意查找了攻略,所以此次集章之旅格外順利。不僅游覽了景區,還完成了集章的心愿,儀式感滿滿。
陳博表示,自從新的集章打卡活動推出以來,引起了很多年輕人的關注,尤其在網絡上更是火熱。從4月28日新的集章明信片上市到7月19日,已銷售出11983套明信片,吸引了更多游客前來參觀游覽。
“集章游”串聯更多景區
拉動旅游消費
“長春電影嘉年華打卡點又添新章了,在吉林省自然博物館,啥時候一起去?”一周前,“90后”小馮給閨蜜發信息,相約一起去集章打卡。作為一位集章愛好者,小馮已經不滿足于在一個景區內集齊所有印章,而是開始挑戰到不同城市、不同景區,嘗試湊齊一整座城市景區、博物館的印章。
“現在長春景區的章我已經集得差不多了,但博物館的應該還有一些沒集到。”小馮說,因為喜歡旅游,過去每去一座城市或者景點都會購買當地的明信片或者是冰箱貼等紀念品。但自從去年開始,她便迷上了集章打卡,走到哪兒集到哪兒。最開始是去各個景區,現在是去各個博物館。有的時候,還參加活動,集齊章還能換禮物。
不久之前,長春電影嘉年華推出了主題打卡活動“王母的請柬”,游客僅需在線上平臺購買產品,即可領取“王母的請柬”集章本。據了解,在集章本上,分別有箭術對決、蟠桃棋局等打卡點,供游客集章。此活動還與凈月高新區內其他景區聯動,游客集齊凈月高新區內打卡地,還可以獲取獎勵。聯動式的集章打卡帶動了景區旅游熱,長春電影嘉年華工作人員表示,目前,“王母的請柬”集章本已售出300余本,“集章熱”引來了旅游熱、旅游熱也帶動了“集章游”。特別是7月22日長春電影嘉年華舉辦的電音節,吸引了很多年輕人。這些年輕人有的為了集章,又接著到集章本上其他景區游覽,一枚小小的印章引發各景區聯動,同時拉動了旅游消費。
把城市“刻”在印章里
傳播城市文化
一枚枚小小的印章,不僅是旅行路上的記錄,更是一種認識城市的方式。這一儀式感滿滿的“集章游”如今已經成為年輕人出游的新環節,在各大景區、博物館掀起了一股“集章風”。
打開一個個集章本、明信片冊,在小馮看來,這些印章上的建筑、文字、LOGO和各種圖案,不僅記錄了她曾經走過的城市以及景區景點,還讓她通過這些好玩、有趣、富有紀念意義的印章了解更多城市文化、景區文化。以在“長春禮物”概念店購買的打卡本為例,打卡本的內頁上,印制的是長春一個個地標建筑,小馮在集章打卡的過程中,用腳步丈量了城市,也對城市了解得更深。
從一所場館、一棟建筑、一處景點到一款文創印章,“集章游”搭建起城市與游客之間的橋梁,使城市文化以更加鮮活的形象走進公眾視野,也成為給游客留下專屬城市記憶的最直接方式。集章的熱潮還在繼續,一枚枚小小的印章,包含著濃濃的長春地域文化,滿足個人精神需求的同時,無形中也成為傳播長春文化的橋梁,同時激發旅游消費新活力。
來源:長春日報
編輯:劉碧瀅
責編:陳思秀
校對:王更月
監制:謝曉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