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以下內容從華安證券《乳制品及植物奶新發展(系列一):咖啡賽道的B端擴容》研報附件原文摘錄)乳制品的C端研究相對比較充分,我們認為未來的B端賽道能有所突破,因此聚焦咖啡賽道為鮮奶&植物奶行業帶來的機遇。咖啡賽道仍處于快速擴張期,咖啡中使用的牛奶&植物基產品,有望享受賽道紅利。我們側重從B端的角度來探討咖啡店選擇乳制品時看中的要素,梳理龍頭咖啡店所用的低溫鮮奶的特征。我們認為對于咖啡中使用的牛奶來說,產品力是品牌最好的護城河,具備溢價基礎和空間。咖啡賽道快速擴張為鮮奶帶來B端市場擴容:據美團及CBNData數據,2022年咖啡行業產業規模達到2007億元,且未來3年有望實現20%以上增長。中國現制咖啡市場規模保持穩健增長,咖啡市場規模從2017年的284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1191億元,5年間CAGR超過33%,得益于需求端驅動,預計到2024年現制咖啡市場規模有望超過1900億元,未來2年CAGR中樞超過25%。在品類選擇上,拿鐵仍是首選。根據幾家龍頭咖啡店公司的統計,奶咖的比例有所分化,但基本超過50%。若以拿鐵為例,單杯原材料成本涵蓋咖啡豆、牛奶、紙杯等,假設1L牛奶預期采購價格12元左右,1L可以使用4杯,單杯牛奶成本3元,則牛奶部分/售價(15元/杯-30元/杯)比例約為10%-20%。結合行業增速及奶咖比例等假設,我們認為25年B端咖啡賽道為鮮奶帶來的擴容有望高達到265億元。競爭格局區域特征明顯,產品選擇注重品質及品牌:競爭格局上和C端有一定相似性,區域產品能夠保持較好的新鮮度,具備明顯的區域特征。大B咖啡連鎖選擇知名乳企進行合作。著眼未來,此部分鮮奶知名乳企仍然能夠通過新鮮度、有機等獨特的產品優勢實現一定的產品溢價。小型連鎖或是獨立門店通常由乳企的經銷商供貨或是自行采購,議價能力較弱,同時因為牛奶對于拿鐵的口感影響較大,他們仍然會選擇知名乳企品牌,此部分類似C端商業模式。植物奶基底由生椰拿鐵引爆,椰子+燕麥發展趨勢較好:從銷售渠道上看,餐飲服務渠道為主要渠道。OATLY23Q1業績報告顯示,公司一季度的銷售量為2000萬公升,同時在亞洲地區約65%的收入來自餐飲渠道。2017-2021年中國椰子液體飲品市場規模由億元增長至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7%。2020年“生椰拿鐵”成為賽道爆點,現制咖啡市場的發展為椰子飲品帶來了更多的消費場景,預期未來行業增速有望加快。中國椰子水飲品原材料主要來自國外,對于小品牌來說,更多是通過委外生產進行,因此在生產環節并沒有議價能力,同時由于供應鏈端提取封裝和物流運輸保鮮的需求,成本很難下調,因此我們認為具備自主加工能力的企業或擁有未來的核心競爭力。投資建議:關注乳制品行業鮮奶賽道細分龍頭以及植物基賽道具備椰子加工處理能力的相關標的。風險提示:宏觀經濟,消費者信心不足及消費力不足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風險等。